释放潜在能量、降低配方成本 ——C56在棕榈粕类原料中的应用价值

首页    节粮技术    释放潜在能量、降低配方成本 ——C56在棕榈粕类原料中的应用价值
 

 
释放潜在能量、降低配方成本

C56在棕榈粕类原料中的应用价值

 

 

棕榈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形状、颜色与菜子粕相似。由于营养较为丰富且价格便宜,是降低饲料成本的可选原料之一。但是,棕榈粕中纤维含量较高,不仅影响饲料的消化利用,而且还会给动物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棕榈粕的应用一直受到较大的限制。

 

 

 

据Knudsen(1997)报道,棕榈粕总碳水化合物(木质素除外)含量约50%,其中只有2.4%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1.1%是淀粉,剩下的42%以非淀粉多糖(NSP)形式存在,而非淀粉多糖中近80%为甘露聚糖。如此高的NSP,的确可能对饲料的利用和动物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从另一角度来看,NSP是存储能量的一种形式,如果能加以利用,势必对养殖带来积极的贡献。

 

通过发酵、酶解等工艺处理棕榈粕以及添加甘露聚糖酶等,是目前改善其使用效果的主要方法。一些优质的酶解、发酵工艺可使大部分甘露聚糖分解为甘露寡糖,这的确降低了甘露聚糖对动物生长和饲料利用的负面影响,但大量的甘露寡糖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甘露寡糖中所蕴藏的能量仍然未能得到释放。

 

0定期复查,谨防感染
 
 
 
 

 

 

李胜(2022)发现,在达到一定剂量后,提升甘露寡糖添加量,肉鸡增重和脾脏指数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Chesson(1994)报道,甘露寡糖的添加量过多会引起后肠过度发酵,使动物发生轻微腹泻,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抑制动物生长。周映华(2003)等报道,随着甘露寡糖添加量的增加,肉鸡肠道有益微生物、免疫功能等下降。Kumprecht(2005)等提出,甘露寡糖对肉鸡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有正向作用的添加上限为0.2%。从日增重、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综合来看,饲粮中甘露寡糖的添加量以0.05~0.1%为宜。

 

酶解较充分的棕榈粕,甘露寡糖可达25-30%。即使只在饲料中添加1%,甘露寡糖含量也将达到0.25-0.3%,仍然超出了0.2%的使用上限。因此,通过酶解、发酵等工艺处理后的棕榈粕,在使用剂量上仍有较大的限制。

 
 
 
 
 

 

 

曹艳茹专家工作站在研究中发现,凝结C56利用甘露寡糖产酸的性能非常突出,其产酸效果与同剂量的葡萄糖相当。试验数据见表1:(培养基pH调整至7.0,40℃静置培养24小时。)

 

 

该试验显示甘露寡糖组较空白组pH多降低1.68,H离子浓度降低10余倍,与葡萄糖组相当。这说明C56可高效转化甘露寡糖为L-乳酸(凝结C56以产L-乳酸为主)。据Sheng Hui(2017 nature)报道,在血液中L-乳酸是比葡萄糖更主要的能量载体。C56将甘露寡糖转化为L-乳酸可为机体快速供能,不仅增加了饲料能值,而且可减少过多寡糖带来的负面影响,故而可以适当提升此类原料的添加比例。

 

甘露寡糖只是酶解棕榈粕中的成分之一,为了验证C56以及其他凝结是否对酶解棕榈粕也有类似的效果,曹艳茹专家工作站继续开展了下列试验,见表2:(培养基pH调整至7.0,40℃培养24小时。)

 

 

试验结果显示,凝结C56对不同剂量的酶解棕榈粕均有较好的产酸作用,添加凝结C56使试验组培养液pH较空白组多降低1以上(即H离子浓度增加了10倍),而另一种凝结培养后pH下降值还不及空白组,这说明该凝结对酶解棕榈粕无增加产酸的作用。这也说明C56有别于其他的凝结魏茨曼氏菌(原名:凝结芽孢杆菌)

 

 
 
 
 

 

 

综上所述,凝结C56在棕榈粕资源利用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在含棕榈粕类原料的饲料中添加凝结C56不仅可释放蕴藏在甘露寡糖中的潜在能量,而且可降低肠道寡糖含量,提升棕榈粕类原料的用量。为饲料能值的提升和饲料配方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正集团丨研发中心

END
 

 

 

 

 

 

2024年8月13日 14: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