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这次真的和地衣、枯草分家了

首页    节粮技术    凝结这次真的和地衣、枯草分家了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革兰氏阳性,菌体呈杆状,兼性厌氧,产芽孢,芽孢端生或次端生,同型L-乳酸发酵菌。

 

关于凝结芽孢杆菌最早的记录见于 Hammer B.W. 在1915年发表的论文。1932年俄国科学家 L. M. Horowitz-Wlassowa 和 N.W. Nowotelnnw 在其发表的文献中首次使用了“孢子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s)”来描述凝结芽孢杆菌,但在当时这一名称未被登记为规范物种名称。1957根据第8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书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的记载:能够形成孢子、又能产生乳酸、兼性好氧或者需氧的杆状菌应该归于芽孢杆菌属而不是乳杆菌属。1980年,学术界统一规范其命名为凝结芽孢杆菌,其模式菌株为ATCC7050。

 

近期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对芽孢杆菌们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基因组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除了枯草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所在分支外,其余大多数芽孢杆菌物种形成了17个新的不同分支。此外,一些原鉴定为芽孢杆菌的物种被归为盐细菌(Salibacterium)等其他一些属。

 

基于系统发育和分子证据,研究者建议从芽孢杆菌物种中分出17个新属,命名为Alteribacter, Ectobacillus, Evansella, Ferdinandcohnia, Gottfriedia, Heyndrickxia, Lederbergia, Litchfieldia, Margalitia, Niallia, Priestia, Robertmurraya, Rossellomorea, Schinkia, Siminovitchia, Sutcliffiella, Weizmannia其中巨大芽孢杆菌(Bacills megaterium) 所在分支独立为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纪念英国微生物学家Fergus G. Priest),相应改名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所在分支独立为魏茨曼氏菌属(Weizmannia,纪念微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学家、魏茨曼氏研究所创建人 Chaim Weizmann),相应改名为凝结魏茨曼氏菌(Weizmannia coagulans)。

 

 

 

该研究结果于2020年发表于微生物分类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IJSEM)。此项分类调整已经被一些研究机构采用,包括NCBI和DSMZ。一些近期新发表的相关论文也陆续采用新的命名。

 
 
 

2022年8月中国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上也将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名称更新为凝结魏茨曼氏菌(Weizmannia coagulans)。

 

 

 

凝结芽孢杆菌的分类学名称从一开始的孢子乳杆菌到后来的凝结魏茨曼氏菌说明它的生物学特征和芽孢杆菌是有一定区别的,发酵糖类产乳酸的特性使它更加接近于乳杆菌属,但是产芽孢的特性使它更接近于芽孢杆菌属,得益于现代基因组测序的进步,使得微生物的系统分类能更加精细,从而给了像凝结芽孢杆菌这样具备多种特性菌株准确的分类地位。

 

凝结魏茨曼氏菌现在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饲料、农业等行业,新的分类地位也提醒了我们凝结魏茨曼氏菌和芽孢杆菌是不同的。在检测方法和执行标准上不能用现有的芽孢杆菌的方法和标准去套用,应该按照其专门的方法和标准去检测。

 

 

2024年8月13日 14:57
浏览量:0
收藏